[南方都市报]守住这片蓝 --- 一座滨海城市的远虑近忧

2013-08-16 10:30:00
蓝色海洋
2805
[2013年8月16日]  版次:[SA48]  版名:[发现深港]  稿源:[ 南方都市报]   
 

内伶仃岛上的蝴蝶。岛上的昆虫多达447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蝶类不少,裳凤蝶、燕凤蝶都是其中的非常见种。

        ●内伶仃岛上的猕猴。岛上现有约1200只猕猴,活动范围遍布岛上各个角落。

洲仔岛附近海域的奶嘴葵,其表面长有一种有毒的刺细胞,使除了小丑鱼以外的其他鱼类不敢靠近。

      ●位于深圳西部海域的大小矾石岛面积虽小,却是很多海鸟中途休憩的好地方。

    编者按:海风打在脸上,海浪响在耳畔,30多年前,当深圳还是小渔村的时候,连空气里都飘着海腥味。而在经历30多年高速发展后,这片海边的土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生活于此的人们却淡忘了海的故事,淡忘了深圳有三分之一的面积是海洋。我们说这是一座近海而不亲海的城市。

    今年夏天,南都深圳新闻部近20名记者历时一个月,下海、踏浪、登岛、上礁,寻访深圳那些美丽海岛。在调查中,我们清晰看到了“蓝色国土”美丽背后的伤痕,看到深圳海洋生态正面临一场危机:消失和衰亡,争夺和霸占。在此大型报道专题的最后,我们想梳理和反思这座滨海城市的海洋迷途。3 0多年来,深圳在陆域开发上狂飙猛进,对于海洋则近乎放任自流,如今,迈入而立之年的深圳如何守护自己的“蓝色梦想”?

    7深圳海岛调查●忧思篇

    消失的海岛

    20多年来,深圳市海监渔政处中国海监9012船船长方少文一直在呵护着深圳的海和岛。这位皮肤黝黑的海监官员长年在船上工作,他像所有见证了深圳海洋变化的人一样,止不住叹息,当年的海是多么蓝,当年的岛是多么美。

    根据《广东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深圳市共有海岛39个,其中面积大于500m2的21个,海岛面积共5.9164km 2,岛岸线长25.25km。面积较大且开发利用潜力较高的岛屿主要有大铲岛、小铲岛、孖洲岛、内伶仃岛以及赖氏洲。

    在2011年国家公布的首批“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中,深圳的大铲岛、小铲岛和洲仔岛在列。其中,大铲岛面积最大,成为三者中被争相开发的岛屿,如今已有4家单位进驻,成为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海关监管基地。关于大铲岛开发的争议在前几年中石油LN G项目选址时曾达到高潮。不过,项目几经变化最终仍选定这里。深圳市海洋局一位官员坦言,目前大铲岛上建设的电厂、LN G项目等,对海洋环境不可避免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波及到前海,但要调整大铲岛的功能定位,需要省里通盘考虑。

    无论如何,在大铲岛原住民看来,这座海岛已经是他们永远也回不去的家园。他们记忆里水清沙白的大铲岛已经不复存在。

    同样,在珠江口靠近深圳蛇口海域上的孖洲岛,很多年前其实是两个很小的岛屿,潮涨则分,潮退则合,孖洲岛由此得名。而此次登岛,眼前情景让我们难以相信这里是一个海岛:没有海滩,没有成片的植被,只有一栋栋密集的高楼,一排排轰鸣的工业设备,以及穿梭其中身着各色工作服的人们。如果不是夹杂着淡淡咸味的海风和一艘艘巨大的货轮,真难发现这里与陆上工厂的区别。这里修建了华南地区最大的修船基地,每天在岛上工作的人将近1万,除了3000多人住在岛外,有五六千员工就住在岛上。

    用中国海监9012船船长方少文的话来说:“岛已经没有了,船厂比岛还大。”方少文屈着指头数数说,“省里和市里总说深圳有海岛39个,但其实没那么多,我们天天在海上漂,真正可以看到能算得上海岛的,绝对不超过10个。”

    或许已经很难统计,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深圳到底有多少海岛消失。但无论是自然原因还是工业原因,海岛的消失都是城市的损失。

    除了名存实亡的海岛,深圳一些无人居住的小岛也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艰难博弈,并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伤痕屡现。

    争夺和霸占

    我们这次的海岛探访足迹,遍布了深圳的东西部海域。对比发现,东部海岛相对西部海岛,生态环境较好,但依然面临着挑战。

    赖氏洲岛是深圳东部海域第一大岛,面积为32017平方米,距西涌海滩较近。在沙滩上就可以看到,岛上4栋楼房十分刺眼,不时有快艇载着游客登岛。快艇驾驶员老齐介绍,这里目前被他们老板承包,可潜水,可住宿。岛上有20余间客房,平时每晚480元,周末580元。大鹏海监大队教导员何康文介绍,这里的建筑是西涌村委在2003年左右建的,出租给旅游者度假,2010年3月《海岛保护法》实施后,他们对大鹏海域海岛进行了普查测绘,未经许可不能继续新建或者扩建,目前他们一直在督促西涌村委等尽快办理海岛使用权证。

    保护与开发一直是大鹏新区这个滨海片区思考和讨论最多的话题。“莫说开发,保护都没有做得很好,别墅几乎都建到海里去了,岸线保护亟需重视。”大鹏新区旅游部门的官员抱怨,一直以来深圳对海洋资源的重视就似乎不够。

    为什么要重视和保护这些小岛?难道是为了将来开发吗?答案并不全是,保护还在于它的生态价值和研究价值等。赖氏洲是由石英砂岩等构成,沿岛边多为海蚀柱,目前是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火烧排、怪岩等小岛上常会聚集大量的白鹭等,小岛为鸟类提供了不被打扰的休息之地,这也是它的生态价值之所在。

    难以估量的是生态价值。而在开发鼓与呼的背后,是赤裸裸的经济利益,充斥着目光短浅的争夺和霸占。即便是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的内伶仃岛,也一度陷于开发的喧嚣中。根据曾经的规划,有关方面计划在东湾、南湾等修建天然海滨浴场,在一些海滩上开发建沙滩排球场、百年果园等项目,并修建内伶仃岛度假村对外开放。直到2011年,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规定,用“限制开发”替代了原有的“合理利用”,“开发内伶仃”才暂告一段落。

    如今,岛上丰富的动物资源仍引来不法分子的偷猎。更值得担忧的是,还有一些资本的力量一直对这块近海宝地虎视眈眈。有知情官员透露,不知有多少大佬觊觎这里,曾动用各种资源进行游说。

    被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的大鹏海滩,也日益面临被各种“势力”切割蚕食的命运。“以店霸海”、“以房霸景”、“一个度假村一片海滩”的现象从未止息。在今年深圳“两会”上,深圳市政协委员金心异就联合不少委员呼吁关注大鹏半岛的发展和保护,“大鹏半岛海岸线风景优美,让很多地产商垂涎已久,现在已经出现了地产商抢占海岸线的苗头,这让人十分担忧。”金心异建议,在对大鹏建设做规划时,要对开发进行限制,要保留一定比例的海岸线的原始状态,“不能让所有海岸线都建上房子。”

    保护和开发

    从官方到民间,深圳人总习惯说这个城市只有1991平方公里土地,实际上海洋也是深圳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海域面积1145平方公里,超过陆域面积的一半。其中,东部为海岸山地地貌,较大的港湾16处。大鹏湾和大亚湾沿岸沙滩资源集中、沙质较好,海水质量符合天然浴场的国际标准。西部为海岸平原地貌,拥有83公里的滨海岸线及红树林保护区。

    深圳沿岸海域具有经济价值的各类生物资源400余种,其中海洋渔业资源50多种。主要有名贵的海产鱼类40余种、虾类8种、贝类10多种。但让人忧心的是,这些宝贵的资源正在逐渐消亡。

    经常在水下游走的潜水者最清楚海底的变化。小梅沙海洋公园的潜水队队长郑军喜近几年每次下潜,都会真切地感受到水质在变差。他在水里看到各种白色垃圾,看到过轮胎,甚至还看到了超市手推车。 在每年的 6 22 世界海洋日,深圳蓝色海洋环保协会都会举办国际海洋清洁日活动,志愿者在深圳各个海岸捡拾的垃圾超过两千多吨。

    而深圳西部海域的污染更严重。《2012年深圳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深圳当年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有所增加。东部大鹏湾和大亚湾海域海水质量状况良好,西部深圳湾及珠江口海域水质劣于国家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污染严重。

    近年来随着深圳中心的西移,前海水城规划出炉等,深圳西部海滨概念如日中天。产业和人口密集集中,但海域环境问题却令人担忧。经市海洋局2011年全年6次监测,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在陆源入海排污口方面,深圳市9条入海排污河全部超标排放。

    深圳海洋环境恶化已久。随着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深圳的传统近海捕捞渔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近海养殖空间也日益减少。早在2005年海水养殖面积已减至5 .86亩,仅为1996年的49.2%,九年间减少了一半。同时,近海养殖本身也对海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使现存的近海养殖难以持续,深圳渔民已陆续迁移到外地或改行。

    保护海洋生态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那么保护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开发呢?在市人大代表刘宝瑞看来,海洋海岛资源的开发模式与保护模式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保护不等于不开发,开发也不等于盲目大兴土木,导致最后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和破坏。如对海岛资源的综合利用,应该是在发展海岛经济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海岛的破坏和污染,实现海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如何保护和开发海岛海洋资源,成为摆在深圳这座滨海城市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未来考验

    一份来自深圳海洋部门的《深圳市海岛保护与开发调研报告》指出,深圳市对海洋海岛的综合利用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深圳拥有海岸线长约260公里,海域面积1145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1/2。在城市陆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时期,这片蓝色国土将成为拓展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2010年深圳市海洋生产总值从833亿元增长到1048亿元,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海上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等为代表的优势海洋产业格局。2011年,全市海洋经济实现的增加值992亿元,约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早在13年前,彭抗美、吴立民等10名人大代表即提出《关于要重视我市海 洋 资 源开发利用发展规划工 作 的议 案》,提 出 深圳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一是海 洋 经 济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开发战略;二是海洋经济应采取区域与广东省、香港区域合作的发展措施,建议市政府要以中长期的发展战略眼光来重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今年4月,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市长许勤率深圳市党政代表团到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考察。王荣认为,舟山新区规划起点高、发展空间广阔,在海洋经济的规模发展、渔业发展、海洋资源利用开发方面都值得深圳借鉴。其中,舟山新区依托海洋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做法,让深圳党政代表团的官员们深受触动。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海洋局)近日介绍,当前深圳正加快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海域使用等方面的法规规章。2013年,根据深圳市立法计划,将全力推进《深圳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的制定,力争在海洋规划、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此外,围绕创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市,大力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未来产业。目前,市经信委已牵头拟定《深圳市创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示范市实施方案》。

    “保护和开发从来是一对矛盾。保护当然要保护,但是要保护到什么程度?要禁止开发到什么地步?是保护到绝对不许出现人迹,还是开发到人满为患?”深圳政协委员金心异表示,东部沿海地区生态修复的任务十分繁重,另外,尚未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如何在新的增长方式下,在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参与新一轮财富创造过程,亦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课题。如果能创新出更有效率的财富生成路径,并培养出一个生态友好型的行政运作模式,那于国家都有着全新的积极意义。

    从历史眼光看,无论是30多年前的小渔村,还是如今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都离不开海洋。南海涛声依旧,守护这座城市的“蓝色梦想”,也是守护我们的未来。

    策划:普德法 亚牛 谢江涛

    统筹:普德法 亚牛 张哲

    周昌和

    主笔:南都记者 周昌和

    采写:南都记者 何薇 孙天明

    刘晓燕 王成波 周昌和

    庄树雄

    摄影:曾宽坤南都记者霍健斌陈文才

导航栏

      关于蓝协     

      新闻资讯

      公益项目

      支持BOCA

      资料下载

      合作发展